優質供水

誠信服務

確保遼陽,供水安全

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

瀏覽次數: 發布時間:2021/4/12 13:03:28

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九十年等2018-10-12

2002年11月8日至14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。大會正式代表2114人,特邀代表40人,代表著全國6600多萬黨員。江澤民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作題為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,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》的報告,大會通過了報告和《中國共產黨章程(修正案)》,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,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。

黨的十六大是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。大會的主題是: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,全面貫徹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繼往開來,與時俱進,全面建設小康社會,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,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。

大會全面回顧了黨的十五大以來5年的工作,系統總結了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13年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。報告總結的10條基本經驗:1.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,不斷推進理論創新;2.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;3.堅持改革開放,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;4.堅持四項基本原則,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;5.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,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;6.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,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;7.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,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;8.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,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;9.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,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;10.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,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。

這10條基本經驗,植根于改革發展穩定、內政外交國防、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的實踐,是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,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踐創造的智慧結晶。報告指出,這些經驗,聯系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,歸結起來就是,我們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,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,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這10條基本經驗,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內涵。

大會強調,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,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,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,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、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,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,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。

大會著眼于黨的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,順利實現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。大會選舉產生由委員198人、候補委員158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和由委員121人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。11月15日,黨的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。選舉 中央政治局委員24人(按姓氏筆畫為序):王樂泉、王兆國、回良玉、劉淇、劉云山、李長春、吳儀、吳邦國、吳官正、張立昌、張德江、陳良宇、羅干、周永康、胡錦濤、俞正聲、賀國強、賈慶林、郭伯雄、黃菊、曹剛川、曾慶紅、曾培炎、溫家寶;選舉胡錦濤、吳邦國、溫家寶、賈慶林、曾慶紅、黃菊、吳官正、李長春、羅干為中央政治局常委;選舉曾慶紅、劉云山、周永康、賀國強、王剛、徐才厚、何勇為中央書記處書記,胡錦濤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;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;批準吳官正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。

黨的十六大通過的《中國共產黨章程(修正案)》,把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一道,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。將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,是十六大的一個歷史性決策和貢獻。

黨的十六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,全面貫徹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,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。

(本文摘編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,中共黨史出版社、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《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九十年(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)》;《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》)

責任編輯:陳城

微信二維碼
日韩免费久久精品无码